翻页   夜间
哈密文学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54章 李 家 再 遭 祸 事
 
翌日,李宝儿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先给萧谨烨做了一碗鸡蛋下面,然后才开始做早饭,煮了杂粮稀饭,煮了咸菜和花生,多烙了几张饼。
萧谨言一直在晨读,朗诵孟子的文章。
早饭后,婆婆张玉花早就准备了要带的东西,二十斤的陈米,五六斤白面,还从家里逮了一只老母鸡,又拿来五两银子叫宝儿带上。
"娘,银子就不要带了吧,带点东西就行了。"
"带上吧,这大冬天的,也没处挣钱,今年各家收成也不好,家里有钱,有粮的,心中不慌,再说我家的银子还不都是你的好运带来的,我还要感谢你爹娘把你培养得这么优秀。"
"再说,要过年了,家里没一点钱可不行的,买啥不要花钱呢。"
于是李宝儿把陈米装在一个大篮子里,让萧谨言背着,自己背个小篮子,放了几斤面和一只母鸡,把银子包好,藏在萧谨严言身上,就连自己的碎银也在萧谨言身上呢。
两个人背着篮子一起出门了,萧谨腾也想跟着去玩。
张玉花说道:"他们是回娘家,你去干嘛?再说她家那么远,你走得了那么远?你哥,嫂子都要背东西的,还怎么背你呢?你怎么哪里都想去呢?"
被老娘一顿训后,萧谨腾没办法,就去陪弟弟玩了。
李宝儿他们两个人正好路过自家的麦田,由于种的早,加之当时田里不干,爷爷撒得比较均匀,种子出的整齐,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再看看别人的麦苗出的不大,也不齐的,天太冷,有的都冻死了。
萧谨言好奇地问:'娘子,你是怎么想到借麦子这种种法的。"
"我也是看过别人家种过才想到这样种的,没想到出苗率还是不错的。"
"是的,你的小脑瓜子,聪明着呢,还能活学活用。"
我上次教你读论语中的句子你都读过没有?
“读了,大部分都记住了。"
"那我考考你行吗?"
“可以呀,不过,不会的,你不要笑我啊。"
那我说上句,你答下句。
"好的。"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你怎么只看了一遍就背上了?”
"你提的都是我会的,还有你怎么知道我只看了一遍呢?"
"你每天老读,我听听不也是学习吗?"
"还是我家娘子聪明,要是进学堂读书,可比我聪明多了."
"也就你认为我聪明,我写的字,先生能认得就不错的了,再叫我写文章,那可写不来的。"
"你现在的识字速度可以的了,我都教了你好多字了,怎么不可以写文章呢?"
"我认字可不是为了写文章的,我只要认得草药名字就行了。"
他们一路说着话,李家村不知不觉的就到了。
在新房子外面玩的小英子远远的就看见姐姐了.
她朝屋里喊道:'娘,姐姐回来了。"
秦桂梅听到英子的喊声,连忙出来迎他们。没见到李老四和军宝。
"娘,爹和军宝呢?"
“军宝出去玩了,你爹下河去摸鱼了。"
"啊,这么冷的天下河怎么摸鱼的?待在家里都感到冷。"
"他找人买了一个连体的下水裤,可以穿在身上的。不出去想法子挣点钱也不行的。"
“本来家底就亏的,在房子起好后,你弟弟又犯了大错。"
"怎么回事啊?'李宝儿问道。
"我家房子刚建好,里正也知道我家的困难,就把村里的一条水牛给我家养,你爹看军宝也大了,就答应了下来,每天你弟弟去放牛可开心了,可是没开心到一个月,他居然把牛给放死了。"
“啊,牛还能放死?"
"是在九月初,他把牛牵到东边的水渠堆上,人在堆上和几个小皮猴子玩疯了,水渠在四岔口不是有个地下涵洞吗?"
"和涵洞有啥关系呢?“
"关系大呢,管涵洞的人突然来提闸放水。水牛是站在河里,吃水边的草的,突然提闸,形成了巨大的水流,牛来不及爬上岸,就被冲进地下涵洞,你弟弟还不知道,还是别的小孩喊他。他还一点不惊慌,还高兴地说,‘今晚有牛肉吃了。’你说气人不?"
等孩子们跑到下游一看,水牛的肚子鼓鼓的,喝足了水,像个庞大的皮球,早就淹死了。
"最后在村里的大场上宰了。每家分了二斤肉,给集体一些钱,不足的部分由我们家补齐。"
“我弟还是太小了,突然放水,他也不知道的。"
"而牛的估价是八两银子呢,除了大家伙出的,我们家还补了三两银子呢。"
“家里刚刚剩下一点银子都补进去了,你爹买下水裤的钱还没给人家呢。"
李宝儿终于知道爹娘的难处了,要不肯定会来她家帮忙的。
秦桂梅接着说道:"要不是你们上次带来的东西,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李宝儿也把萧家近来发生不好的事和娘说了,不过她没有说金银的事。
"娘,下次家里有啥事要和我说一下,大家一起想办法,不要老让爹一个人扛。"
她一边说话,一边从篮子里拿出带来的二十斤米,六斤白面,一只鸡,萧谨言也从怀里拿出十两银子给秦桂梅。
秦桂梅呆呆看着他们带来的东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闺女卖给他家,才给了五两银子,当时还嫌多呢。可如今每次回来带的东西可比卖媳妇时大方多了。
"闺女,萧家发大财了?你们家不要过日子了,都带回家了,你婆婆知道吗?"
“这些都是婆婆叫带来的,估计我家刚起房子,生活可能有点困难,哪知道还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这天也太冷了,叫爹也不要太辛苦了。要干也找个岸上的营生。"
看到闺女在萧家这么受待见,秦桂梅可放心多了,于是笑咪咪地问道:"那姑爷的腿恢复好了?没留下啥后遗症吧?“
"娘,好了,没啥后遗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