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哈密文学 > 张慧景宋毅 > 离开学校以后的人生(四)
 
摆摊之路是充满着艰难险阻,首要困难是因为张慧景穷,她需要的资金不够,再者是因为张慧景太倔强,哪怕是自己的资金不够,她也不会开口跟别人借,不够有不够的活法,张慧景全身上下就这点固执,她去买了一辆特别丑的三轮车,这三轮车虽然丑,但是真的很实用。张慧景就是看重它的实用,才会果断迅速的把它收入自己的麾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世界上的守恒定律其实就是如此,漂亮的东西不实用,实用的东西必然丑。张慧景不介意这些,只要那些东西实用最要紧,或许是妈妈从小就非常拼命,所以遗传给张慧景的个性也是非常之拼命的。张慧景没有想做人上人,统治别人的心,但是她的心里也是希望自己能早点立业。

那种想要立一份自己事业的心在张慧景离开便利店之后,变得非常的热烈。

张慧景仿佛着了魔,一心想着要立业要立业,一定要立业。

就像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那样,得到上天的点拨,再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无用的儿女私情上,而是把所有的思绪都放在了如何赚钱上。

没错,钱就是一切,许多人在活过某个岁数之后,活着就只是为了钱而已。张慧景以前总以为这种完全为了钱的人生根本不值得一过,现在倒是觉得这他妈又有何不可,钱既然能买到绝大多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那为什么不能喜欢钱,毕竟人只要努力赚钱,就一定会有钱,但那并不代表,人如果努力去爱一个人,就会得到那个人的爱,爱情比钱不公平多了,有时候你努力去爱一个人,得到的反而是淋漓尽致的伤害,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情可以这样嚣张跋扈,其实认真追求起来,钱才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东西,只要你努力,无论多少,就一定会有,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刻薄的东西,有时候你越犯贱的上去倒贴,得到的也不过就只是一句“你自己犯贱你自己活该”而已,爱情里什么时候有过公平这种东西,有时候哪怕你再怎样卑躬屈膝的去讨好,再怎么心痛的想挽留,留不住的那些照样留不住。

也许是因为真的应了那句歌词“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

所以张慧景才会像真正的出家人那样,决定把自己的尘缘都了结掉,只要一心向钱看,人生才有可能真的向前看。

但是向钱看的人生,对张慧景来说,也绝对不是易事。

张慧景没读过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脉交际圈,再加上她又不擅长交际,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父母又不肯给她钱,自己挣每一分钱都挣得特别的心酸。确实是足够之心酸,因为张慧景的个性根本不是油嘴滑舌那一款的,现在的人做生意,全凭一张嘴,有些人嘴巴知道怎么胡说,自然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付顾客,他们游说顾客的方式是一套又一套的,只有张慧景不是,张慧景不忍心天花乱坠的胡说,但是生意场上好像只有天花乱坠的胡说,只有敢光明正大胡说的人反而才最有可能得到顾客的喜欢。

张慧景败就败在一张嘴上。

她不喜欢花言巧语,那自然顾客就不多,现在做生意的就像戏子,人们有些时候买个东西就好像在看戏,如果卖家戏演的好,顾客看得高兴,自然就出手阔绰,如果卖家演的不好,顾客自然也会觉得意兴阑珊,顾客和卖家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互相照镜子的关系,顾客接收到了什么,卖家就感受到什么。

刚开始张慧景做生意还很像木头,根本就不太懂得如何经营。顾客也不多,因为每样东西的利润都很低,薄利又想生存下去的话,就只能多销了恶,可是张慧景摆摊的地方人流量又真的是不够多,所以只能是每天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把时间都空出来做生意,骑着一辆大车,整天车上堆满的都是货物。张慧景是个做生意很杂的商人,她经过的商包括做批发的纸和做批发的杂志,做批发的小百货。或许是因为年轻,所以张慧景对很多事情都很有兴趣,她好像真的没有怕过累,也没有怕过苦。可能当时也正年轻,身体也是可以随便受苦和受累的时候,所以很多的辛苦只知道是必须承受的,而不知道闪躲。

那时候批发做纸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张慧景除了大早上要早早去市场占领绝佳的好摊位,还要大中午顶着烈日炎炎去进货,进货分成许多家进的,每次去进货都要大动脑筋,必须得要货比三家,除了货比三家之外,还要判断哪种纸的质量比较好,刚开始张慧景找的都是小厂家,所以她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优质纸品供货源可供选择,后来张慧景做生意越做越大,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胆,她跑去联系了一家纸品厂,和那里的老板进货,搞特价的纸品促销,这种纸品的利润真的很低,但是卖的很快,因为便宜,有些老太太老婆婆真的很爱便宜货,所以买的特别多。张慧景见这个东西销量好,所以进了很多,但是直到最后,张慧景也不过就只是纯粹的收支平衡而已,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一直以来,张慧景除了开销,压根就没挣到什么钱,最后思来想去,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利润真的太低了。可是张慧景依然还是不足够具备做一个真正的商人所能匹配的素养,她根本就是野心不够,野心不够的人才会随便的宽恕自己挣不到钱,真正有野心脱贫的人才不会随便原谅自己挣不到钱这种事。张慧景就是穷的不够,所以才会得过且过,才会觉得自己这种状态其实也不错,的确是不错,她除了累点,其实很自由。

狗日的可笑的自由,永远凌驾于所有的金钱之上,真是可笑啊,好像拥有了自由就拥有了可以号令天下的尚方宝剑似的,其实根本就不是,当你有了一大堆自由却还是没有钱的时候,你依然是个可怜的穷逼。你依然被困在无形的牢笼里面,你依然是可以随随便便被金钱绑住脚步的傀儡,只有钱才能解放真正的自由。

张慧景没有钱,所以她始终没有真正的自由。

后来张慧景又去卖书,她以前读书的时候真的很爱看书,看很多的杂志也好,浪漫的言情小说之类,或许是有很多的这方面的情意结,所以张慧景走上了卖书之路。这条路走得也不是太通畅,首先那些资金比较充足的小伙伴们卖书用的是三轮的摩托车,是那种用燃油的大型摩托车,可是张慧景用的还只是三轮车,她只是买了一块板放在那个三轮车上,买了一把很大的遮阳伞,卖书那主攻的消费对象就是学生,张慧景为了能多卖点,经常就是卖了这边这个学校,赶快趁那个学校还没有下课,就快速果断的冲过去,她掐时间掐的那是相当一个准,当时学校门口的摊位真是贵如黄金,张慧景为了争到一席之位,还不惜和一个女的争位置,那个女的和老公专职在学校门口摆摊摆很久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善类,哪里可以随便允许张慧景和她争,张慧景差点和她打架了,张慧景从来就是这种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她从来都不惜用任何代价得到,这可是关乎到自己铁饭碗的事,张慧景没办法不争,最后她还是如愿争到了地盘,代价是那个女的抓狂把她的许多书都撕烂了,张慧景也把她的小吃摊一锅端倒掉了许多。

后来这场闹剧总算还是在周围民警的协商之下和解了。

但是纵使是万分努力的去争取,张慧景的摆摊之路还是充满了各种的沟壑。

后来书摊没多久也撤了,那一年的春天好像一直在下雨,从来就没有停过,张慧景甚至能清楚的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是和一大麻袋的书赋闲在家,后来书摊最终还是没能维持下去,张慧景明显感受到了入不敷出的难堪。就在某一天,张慧景的小摊在那个她曾经据理力争去争取的地方消失了。

张慧景发现自己好像无论做什么事都做不长久,这个发现让她分外的痛苦,到底是自己选错行业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张慧景在那个时候曾经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那种迷茫是很具有检讨性质的,张慧景从来不会去责怪自己运气不好,其实;连她自己也知道,失败就是失败,一个人把自己的失败胡乱的归总为自己的运气不好,那证明这个人不仅是个输家,还是个输不起的输家,张慧景不愿意当这样的输家,做这样的输家未免太可怜了。

张慧景从那个时候开始,决定认真的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经商之路,如果人生总在输的路上吗,那这样的人生,不过也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