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哈密文学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64章 晋江独家
 
在柳进原的推动下, 后勤保障进展顺利。

棉大衣、棉鞋、棉帽子、棉手套,只要跟冰雪有关的都准备起来。

还有那个羽绒服,柳进原亲自找裁缝师傅做了一件。

乡下有收鸭绒的, 用来填充枕头和被褥。听说要做棉服, 裁缝师傅很惊讶。可随后一想, 这东西轻薄柔软,保暖性好, 可以试一试。

按照图纸, 裁缝师傅选了土黄布面料, 比葫芦画瓢裁剪出来。

缝好外套和里子,充上鸭绒, 轧上菱形方块, 防止跑毛。

一上身, 真轻简啊!

裁缝师傅举一反三, 把剩余材料做了一件羽绒马甲, 套在棉服里。

柳进原把样品拿到会上, 让同志们参观。

“这羽绒服扎着袖口, 冬天穿很暖和……”

后勤部核算了一下,若是批量生产, 比棉花便宜多了。可鸭绒毕竟很少,收集不到多少。有同志出了个主意,把鸭毛粉碎了,跟鸭绒混在一起, 气味大了一点, 可依然很暖和,成本也降下来了。

“那就先做两百套!”

考虑到作战侦查需要,后勤部下了两百套订单, 包括羽绒服和羽绒马甲。柳进原的意思是先送给东北边防军,若是反应好,就加大生产。

柳进原记着小苗的功劳,让冬子传话。

“冬子,跟小苗说,羽绒服做出来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

冬子敬了一个军礼,乐颠颠的。

田小苗听了,高兴坏了。

军需准备开始了,柳伯伯就是厉害,目光敏锐,考虑问题很全面。

可这些还远远不够。

最大的军需物资来源于沪上,那些供应商们想方设法拿到订单,却以次充好,坑害志愿军战士。她记得最开始提供的急救包、胶鞋、铁锨、十字镐都有问题,送到前线才发现,对志愿军战士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

这一回,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对供应商要严格筛选,不是谁想报名就能报的。田小苗列了一二三四好几条,想通过大旺同志反应上去。尤其是那个广泰商行,一定要排除在外。

在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很快。

几家国营公司又采购了一批药品。由于数量较大,或多或少引起了注意。

广泰商行是第一家跟进的。

白奕雄脑子好使,听到国营公司找仓库就琢磨开了。外面的局势,他当然了解,可冒然跟进是有风险的,周期长,资金量大,闹不好就套在里面了。

可生意来了,不做哪里甘心?

白奕雄想找田同志打听。可田同志对他有戒心,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单独说话的机会很少,邀请喝茶一概不去,即便打着丽雅的旗号也不行。

他弄不清楚原委,只好敬而远之。

去找赵科长,赵科长滑得就像泥鳅,不是打哈哈,就是推说开会,把他丢在一边。何处长就更不用说了,一双眼睛锐利无比,就像能看透人的心里,别说打听,就是多问几句都怕惹来怀疑。

白奕雄琢磨不定。可越是这样,越是心痒难耐。

他一咬牙,就从港岛采购了一批医药物资。虽然挑得是最便宜的,可花费依然不菲。好在物资尚在途中,价格就上涨了一成,脱手应该没问题。

白奕雄觉得赚到了。

这些日子处心积虑的,没有白费。唯一不顺心的,就是拉拢田同志不成。

心说,不就是个小科长嘛,有啥了不起的?

白奕雄立马转了方向。

他让白丽雅去学校教书,是无意间听到了风声,说好些首长只顾着革命,至今单身,想找对象的话,医生和教员最受欢迎。

他想,何不攀个交情?

若是成了,就加入了革命大家庭。别说打探消息,就是再大的事也有人出头。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他这个做生意的,有了靠山就有了一切。

白奕雄的谋划,白丽雅并不晓得。

自打在联欢会上碰了钉子,就泄了气。她觉得田同志也就那么回事,土渣渣的,上不了台面。心思一淡,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别处。

再过几天,就开学了。

白丽雅对教书兴趣不大,可大哥非得让她去,说:“抓住机会,好好表现”。

她想,就试一试吧?

实在不行,就回商行。大哥给她留了位置,说以后去港岛谈生意,带上她。她撇撇嘴,一个小渔村哪里比得上沪上?

解放后,沪上繁华依旧。

当初那些跑路的,又陆陆续续回来做生意,生怕吃了亏。大哥说:“白家的生意都在沪上,离开这里,啥都不是。”

她深以为然。

她喜欢沪上,不想背井离乡,跟逃难似的。

相比起白奕雄,白丽雅只是个娇小姐,凭自己的喜好行事,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可一旦跟家族利益捆在一起,就由不得她了。

白家是做生意起家的,没有点手腕哪行啊?

尤其是白奕雄很会钻营,对市场很有研究,也很会利用。

工商处依旧忙碌。

田大旺工作之余,坚持上夜校补习。初中课程很吃力,丝毫不敢松懈。可工作太忙,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

孙梅英兴致正高。

吃罢晚饭,就跟大旺一起去学校。她顺利地通过了一年级考试,升到了二年级。小苗给她鼓劲儿,说:“娘,用不了三年就拿到小学文凭了。”

二年级开始学珠算,背口诀。

孙梅英很感兴趣,只要学会打算盘,就能做账房先生了。领津贴时,看到财务同志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可羡慕了。

“大旺,我一定要学会打算盘。”

孙梅英下了决心。

田大旺去商店买了一把算盘,让梅英好好练习。孙梅英很用功,去上班也带着算盘,得空就“噼里啪啦”地打一通。

田小苗不会打算盘,可听着口诀也学着拨弄。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计算工具,可以作为谋生手段吃半辈子。可她手指头短,力气小,打不出节奏来。

赶在星期六晚上,田小苗跟着去学校。

她自个儿不敢呆在屋里,孙梅英也不放心,毕竟是个小娃娃。可教室里太热了,闷嘟嘟的,像蒸笼一样。

田小苗穿着小短袖,扎了两个小揪揪。

头发长长了,留短发太热,就在头顶上扎了小揪揪,套着红皮筋。

上课时,田小苗摇着小扇子,打着盹儿。

课间休息,就跟孙梅英一起去隔壁教室瞅瞅。

大旺同志正在记笔记,汗流浃背的,很认真。

田小苗想送扇子进去。

就在这时,走廊那边传来了说话声。

“素雅姐,这一堂课,我上去试试?”

“还是我来吧,你旁听一下就行。”

年轻女子的声音清脆悦耳,田小苗激灵一下。

不会是白丽雅吧?她借着灯光,朝那边瞅瞅。果然是白丽雅,盘着发辫,穿着连衣裙,正在跟白小姐说话。

心说,冤家路窄,白丽雅咋跑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更晚了~

_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